茶葉歷史
岳西翠蘭茶產于安徽省大別山腹部的岳西縣。該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岳西翠蘭創(chuàng)制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5年被國家農牧漁業(yè)部評為全國名茶。并在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
岳西名優(yōu)茶葉于1985年5月經安徽省新名茶與良種茶審議會評審正式定名為“岳西翠蘭”,同年6月在國家農牧漁業(yè)部召開的全國優(yōu)質名茶評選會上被評為11種全國名茶之一并首先在南京茶莊試銷,深受廣大飲茶消費者的喜愛。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制的岳西翠蘭,在安慶地區(qū)名優(yōu)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制點茶葉混合,送農業(yè)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為全國新創(chuàng)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復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岳西縣又相繼開發(fā)岳西翠芽、岳西翠尖,形成了岳西翠蘭名優(yōu)茶系列。
岳西翠蘭茶園全部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云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岳西翠蘭茶葉,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制作工藝考究。1985年后,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制創(chuàng)新,現(xiàn)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岳西翠蘭系列產品。主要有:岳西翠芽、岳西翠尖、岳西翠蘭、岳西蘭花、岳西綠月、川嶺香、岳西炒青、岳西黃茶等。用于制作岳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群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翠蘭茶葉岳西全境皆產,最優(yōu)產區(qū)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沖為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xiāng)鎮(zhèn):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為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xiāng)鎮(zhèn);三是以田頭閔山為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xiāng)鎮(zhèn)。全縣有翠蘭生產銷售企業(yè)300余家。
岳西翠蘭圖冊岳西翠蘭自創(chuàng)牌以來,殊榮不斷。茶葉,1985年獲農業(yè)部“優(yōu)質農產品”稱號,被評為新中國首批新創(chuàng)“十大名茶”之一。此后,兩度獲中國國際(蕪湖)茶博會金獎,獲安徽省首屆茶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安慶市“十大農業(yè)名產”稱號;岳西縣,先后被國家定為名優(yōu)茶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茶生產示范縣、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茶葉清潔化生產控制研究實施縣等。
為發(fā)展岳西特色支柱產業(yè),加快山區(qū)新農村建設步伐,岳西縣委、縣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當?shù)夭璁a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2003年作出專項決定,把茶產業(yè)作為全縣農業(yè)結構調整第一主線、農村經濟第一產業(yè)和農民增收第一渠道的大事來辦。以每畝810——1230元的高額補助,幫助農民、企業(yè)規(guī)模發(fā)展高標準茶園基地;以生態(tài)的理念,加快無公害化、清潔化生產進程;以工業(yè)、商業(yè)的理念,定標準、打品牌;以先進文化理念,豐富提升翠蘭茶業(yè)內涵與品味。當前,全縣已有茶園基地12.4萬畝,年產干茶2300噸左右,產值1.5億元上下,獲國家有機、綠色、無公害“三品”認證茶園8萬畝,獲QS認證企業(yè)十余家。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著名茶業(yè)專家王鎮(zhèn)恒,校長、教授、著名茶業(yè)專家宛曉春,副校長、教授、著名茶業(yè)專家夏濤,教授、著名茶業(yè)專家詹羅九、方世輝等,先后來岳西指導工作,對岳西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岳西翠蘭茶優(yōu)異的品質,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長沈鵬先生,為岳西親書“岳西翠蘭”四個大字。
茶葉特點
岳西翠蘭其外形優(yōu)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該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
岳西翠蘭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色澤翠綠鮮活。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
加工工藝
鮮葉采摘:
采摘時間:3月中旬至4月下旬。
采摘標準:一芽二葉。
加工:
工藝流程:鮮葉采摘→運輸→攤放→殺青→理條→毛火→攤涼→足火→包裝。
工藝要求:
攤放:在自然通風室內攤放,厚度≤10厘米,時間3小時至5小時。
殺青:溫度140℃至160℃(距進口筒壁5厘米處)時,時間2分鐘至3分鐘。
理條:溫度80℃至100℃,時間3分鐘至5分鐘,至色澤翠綠,條形松緊自然。
毛火:溫度90℃至110℃,時間6分鐘至8分鐘,攤葉厚度1至1.5厘米,攤勻不使茶坯成堆。
攤涼:時間1小時以上,至溫度降至30℃以下。
足火:溫度70℃至80℃,厚度3厘米至1厘米,至茶葉手捻成末。
儲藏方法
1、塑料袋、鋁箔袋貯存法
茶葉可以事先用較柔軟的凈紙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內,裝入茶后,將袋中空氣盡量擠出,封口即成。最好選密度高、高壓、厚實、強度好、無異味,有封口且為裝食品用之塑料袋,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
2、金屬罐裝貯存法
選用鐵罐、不銹鋼罐或質地密實的錫罐裝岳西翠蘭。如果是新買的罐子,或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許茶末置于罐內,蓋上蓋子,上下左右搖晃輕擦罐壁后倒棄,去除異味。
不要放在陽光直射、有異味、潮濕、有熱源的地方,如此,鐵罐才不易生銹,亦可減緩岳西翠蘭陳化、劣變的速度。
3、低溫貯存法
岳西翠蘭裝入密度高、高壓、厚實、強度好、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將岳西翠蘭貯存的環(huán)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岳西翠蘭。
使用此法應注意:貯存期六個月以內者,冷藏溫度以維持0~5攝氏度最經濟有效;貯藏期超過半年者,以冷凍(-10至-18攝氏度)較佳。此法保存時間長、效果好,但袋口一定封牢,封嚴實,否則會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損岳西翠蘭茶葉的品質。
沖泡方法
沖泡岳西翠蘭,要選用無色玻璃杯或潔白瓷杯。泡茶用水以泉水、溪水、雪水、雨水為上;其次是江河水;若用自來水泡茶,需敞開盛水容器,靜置一天,使氯氣揮發(fā)。水溫宜80℃左右。茶水比,大致1:50。即,投茶2克,注水100克。每杯茶要分兩次沖泡,第一次沖量應少些,大約為茶杯容量的1/4,目的是浸潤翠蘭茶,使其內含營養(yǎng)物質析出;30-60秒后再沖第二次,加水至3/4即可,不宜滿杯。置3-4分鐘后,即可品啜。
在沖泡過程中,品飲者可以欣賞翠蘭茶的身姿,茶湯的變化,茶煙的彌散。茶葉在杯中翻飛舒展,如蘭綻放,湯面水氣夾著茶香縷縷升騰,似云蒸霞蔚;趁熱嗅聞,直沁肺腑,令人心曠神怡。小口品啜茶湯滋味,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舌鼻并享,品味與品香同步,感覺心脾澄明,腋下風生。飲至杯中茶湯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時,再行續(xù)水,謂之“二泡”。二泡茶味正濃,飲后齒頰留香,身心俱悅。至三泡、四泡,茶味已淡,如水出夔門,勢漸趨緩,唯余清香、甘甜的美好回味。
功效作用
1、岳西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明目、清熱、利尿、消積、解毒之功效。“岳西翠蘭”品質優(yōu)良,風格獨特。其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香氣撲鼻,毫芒顯露。
2、經開水沖泡后,嫩香持久,滋味醇濃鮮爽,湯色淺綠明亮,葉底綠鮮潤,令人喝得酣暢,沁人心脾。
歷史故事
取名“岳西翠蘭”,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茶葉,色澤翠綠、形似蘭花,產在岳西。其他緣由還有,一是翠蘭茶是在岳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產的歷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研制開發(fā)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征突出,因此得名。二是岳西縣屬大別山腹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好,蘭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張獻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將這里命為“蘭花縣”。
由于蘭花多,這里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縣創(chuàng)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qū)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議,將這種“色翠蘭香”的茶葉,叫“岳西翠蘭”,得到了廣泛認可。三是相傳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鄉(xiāng)境內,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美麗嫻淑、心靈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yōu)。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于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為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拼命采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shù)厝藶榱思o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蘭的前身。
獲獎情況
1991年,岳西翠蘭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
1996年,岳西翠蘭獲農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
2010年-2012年,岳西翠蘭四度成為國賓禮茶。
2011年,岳西翠蘭獲評全國“兩會”專用茶。
2013年4月,岳西翠蘭在北京第三屆中茶博覽會榮獲評比金獎。
2013年12月,岳西翠蘭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鑒別好茶
“一看”
岳西翠蘭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干茶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
“二聞”
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
“三品”
經開水沖泡后,嫩香持久,滋味醇濃鮮爽,湯色淺綠明亮,葉底綠鮮滋潤。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y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