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
[拼音]:yuanzhoul╇
[外文]:ratio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to the diameter
歐幾里得平面上圓周與直徑的長度之比。它是人類認識到的第一個特殊常數,是人類在測量圓周長和圓面積的各種情況中逐步認識的。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已提到圓周率是常數。中國古代早有“徑一周三”的記載,即認為圓周率是常數了。自1737年L.歐拉用 表示圓周率后, 就成為一個通用符號。此后也通用由圓半徑r和圓周率 求圓周長的公式:C=2 r。關于圓面積與圓周率的關系人類也很早就知道了。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第一章《方田》中求圓田面積,“術曰:半圓半徑相乘得積步”。即以半圓周 r和半徑r為長和寬的矩形面積就是所求的圓面積S,這正是圓面積公式S= r2。
圓周率的古典方法和古代值
數學史上曾采用過圓周率 的各種近似值,現(xiàn)存于世的有關圓周率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公元前1650年左右在古埃及產生的萊因德紙草書, 其中取。這看來是一個經驗值。古希臘阿基米德約在公元前 240年從計算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周長來確定圓周率的上下界。這是第一個計算 值的方法,后人稱為古典方法。阿基米德從正 6邊形開始,逐步計算到正96邊形周長而得到。他取兩位小數確定 =3.14。約公元150年,C.托勒密在《數學匯編》中給出。這是從該書中記載的圓心角所對弦的長度推算出來的。印度數學家阿耶波多第一約在530年采用 =3.1416,這可能是從希臘傳入的,也可能是他計算了正384邊形的周長。1150年前后,婆什迦羅第二給出 的常用值,“非準確值”,“準確值”,他還給出與托勒密相同的另一個 的值。阿拉伯的卡西約在1427年在他的《圓周論》中計算正 3×228邊形周長得出精確到17位數字的 =3.1415926535898732。
中國古代《九章算術》正文用“徑一周三”的古率。西漢末劉歆為王莽造銅斛(公元9年)采用 =3.1547。東漢張衡(78~139)采用計算球體積。三國吳人王蕃(215~257)采用。這些都是經驗值。魏人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提出與阿基米德古典方法相類的“割圓術”。他從圓內接正6邊形周長是直徑的3倍開始,依次割圓,成倍增長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求得內接正2n邊形邊長l與圓半徑r及內接正n邊形邊長ln的關系:
他還得出圓面積S和圓內接正n邊形面積Sn,正2n邊形面積S2n滿足下列不等式:
。
由此得到圓周率的上下界。他取半徑為1尺,由圓內接正6邊形面積開始,逐步算得正96邊形和正192邊形面積為
。
因此,取n=96,有
。
劉徽“棄其余分”,取 =3.14。他還說:“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說明他已知求更精確的 值的方法,并具有極限的思想。劉徽之后尚有皮延宗在445年前后取 =22/7。南北朝時的祖沖之提出圓周率精確到 8位數字的上下界:3.141592617邊形求π值到10位數字(1579)。荷蘭L.范.科倫在1596年求到小數點后20位,才超過卡西。
圓周率是無理數和超越數
J.H.朗伯在1767年證明圓周率 是無理數,即不能表示成有理分數,因而不會是有限小數或循環(huán)小數。F.von林德曼在1882年證明 是超越數,即不是任何一元有理系數多項式的根。從而解決了古代三大幾何難題之一──化圓為方不可能用尺規(guī)作(云南的簡稱:云南的簡稱為滇。云南位于中國的西南地區(qū),省會城市是昆明,東部和貴州、廣西為鄰。)圖作出。
圓周率和角的弧度制
歐拉在1748年出版的《無窮小分析引論》中提出三角函數是對應的函數線與圓半徑的比。他同時引入角的弧度制,即取圓半徑作為單位,圓心角用其所對的弧長表示。這時平角所對的半圓周長是 。從此以后圓周率 就作為相當于180°的角度值。
圓周率的其他方法和近代值
韋達在1593年把表示成無窮乘積
英國J.沃利斯在1655年給出
,
1658年由W.布龍克把它變成連分數
,
朗伯特就是利用它證明 是無理數的。蘇格蘭J.格雷果里在1671年得出無窮級數
G.W.萊布尼茨在1673年由此得出收斂極慢的級數
J.梅欽利用格雷果里級數的公式
計算 值到100位小數(1706)。W.香克斯在1873年利用梅欽公式計算 值到707位小數,以后長期保持這個記錄。但在1946年D.F.弗格森發(fā)現(xiàn)香克斯的第 528位錯了。他后來和美國J.W.小雷恩在1948年聯(lián)合發(fā)表 808位準確的 值。
電子計算機發(fā)明以后, 值的計算得到飛速的發(fā)展。在1949年計算到2037位,1959年計算到16167位,1967年計算到50萬位,1974年計算到100萬位,1981年計算到200萬位,1983年計算到223(800多萬)位。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y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