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歷史
1984年開始,無錫有關部門通過引進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安吉白茶等進行試種研制。用一芽一葉初展的嫩芽為原料,再經過攤放、萎凋、殺青、整形、烘干和輝炒、提香等工藝流程,每炒制500克成品需要3萬余個嫩芽。研制出來的產品原定名為 “斗山青峰”、“梁溪浪尖”,1989年最終定名為 “太湖翠竹”。
茶葉特點
太湖翠竹品質特征:萬型風格獨特,扁似竹葉,色澤翠綠油潤。內質滋味鮮醇,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該茶外形扁似竹葉,色澤翠綠油潤,內質滋味鮮醇,香氣清高持久, 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整,風格獨特,沖泡在杯中,嫩綠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葉,婷婷玉立,似群山竹林 。
加工工藝
“太湖翠竹”的炒制主要選用國家級良種福丁大白茶,其制作的技藝是1987年由無錫高級農藝師顧曉強(退休前他在多管局林技站工作)創(chuàng)始。 “太湖翠竹”最早的制作工藝是純手工制作,即用采摘下的一芽一葉初展的嫩芽為原料。
第一步將茶葉在竹匾內“攤涼”,這個過程主要是讓新采的茶葉進行自然去濕;
第二步“萎凋”,這個過程是通過手工翻攤讓新葉去濕;
第三步是“殺青”,這個過程是將茶葉放在熱鍋里徒手翻炒,烘炒掉新茶中60%-70%的水份;
第四步是“揉捻”,將茶葉放在微震動的機器里通過機器震動和茶葉間的碰撞使茶葉的葉片開始卷攏;
第五步是“搓毛顯毫”,這是茶葉成型的關鍵性步驟,到目前為止這個步驟必須由人工操作,通過雙手的輕搓茶葉葉片,使卷葉有型而且葉片上有“白毛”顯現。
儲藏方法
1、鐵罐的儲藏法
選用市場上供給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做盛器。儲存前,查抄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克不及漏氣。儲存時,將干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類方法采用便利,但不宜持久儲存。
2、熱水瓶的儲藏法
選用保暖性良好的熱水瓶作盛具。將干燥的茶葉裝入瓶內,裝實裝足,盡量減少空氣存留量,瓶口用軟木塞蓋緊,塞緣涂白蠟封口,再裹以膠布。由于瓶內空氣少,溫度不變,這類方法保持效果也較好,且簡便易行。
3、食品袋儲藏法
先用潔凈無異味白紙包好茶葉,再包上一張牛皮紙,然后裝入一只無空隙的塑料食品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出,隨即用細軟繩子扎緊袋口取一只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版一只袋外面,同樣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壓在用繩子扎緊口袋,最后把它放進干燥無味的密閉的鐵桶內。
4、低溫儲存法
太湖翠竹裝入密度高、高壓、厚實、強度好、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將太湖翠竹儲存的環(huán)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留太湖翠竹茶。
沖泡方法
1、水溫,通過對茶葉成份溶解程度來影響茶湯滋味和茶香。
太湖翠竹用水溫度,應視茶葉等級而定。芽葉細嫩的名太湖翠竹,以80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說明:80度的水溫,是指講水燒開后再冷卻至該溫度)
2、茶葉用量,并沒有統一標準,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來說,沖泡太湖翠竹,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嚴格的茶葉評審,太湖翠竹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
茶葉用量主要影響滋味的濃淡,可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茶湯濃度。
3、器具的選擇,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玻璃杯比較適合于沖泡細嫩太湖翠竹,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游動、變幻。
功效作用
1、能預防腦血管病
高凝狀態(tài)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而太湖翠竹具有抗凝和促進纖溶作用,能改變高凝狀態(tài),且沒有一般抗凝藥物的副作用,對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具有顯著作用。
2、降血壓
太湖翠竹含有豐富的茶多酚、維生素C和維生素P。茶多酚能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從動脈壁移至肝臟,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同時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和滲透能力。
3、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像太湖翠竹等茶提取物可能對導致葡萄球菌感染、鏈球菌感染、肺炎和齲齒的細菌生長具有預防作用。
獲獎情況
該茶在2002年江蘇省第十屆“陸羽杯”評比中 ,蟬聯八屆第一名,全國“中國杯”評比中榮登榜首,第二屆國際名茶評比中蟬聯二屆金獎,在中國農業(yè)博覽會上 二次被認定為全國名牌產品,是繼“惠山泥人、無錫面筋”后的又一大無錫特色。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y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